[1]李汝铎, 丁锦华, 胡国文, 等. 褐飞虱及其种群管理.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24, 83.
[2]吕仲贤, 俞晓平, 陶林勇, 等.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2): 225-229.
[3]刘光杰, 孙国昌, 闵捷, 等. 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植物保护, 2003, 29(2): 15-20.
[4]黄凤宽, 罗善昱, 韦素美, 等. 褐飞虱生物型的监测及其对鉴别品种致害性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0(5): 428-431.
[5]李青, 罗善昱, 师翱翔, 等. 我国褐稻虱生物型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7(3): 89-96.
[6]王桂荣, 赖风香, 傅强, 等. 杭州郊区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的鉴定. 浙江农业科学, 1999(6): 272-273.
[7]刘光杰, 沈君辉, 寒川一成. 中国水稻抗虫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回顾与展望.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增刊): 1-6.
[8]Heinrichs E A, Medrano E G, Rapusas H R. Genetic Evaluation for Insect Resistance in Rice. Manila: IRRI, 1985: 72-177.
[9]IRRI. Standard Evaluation System for Rice. 2nd ed. Manila: IRRI, 1980: 22.
[10]陶林勇, 冯克强.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筛选. 浙江农业科学, 1992(1): 28-30.
[11]唐启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2]张志涛. 水稻品种抗褐稻虱的改进筛选法及其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1986, 1(1): 74-79.
[13]吴荣宗. 中抗褐稻虱稻种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0(4): 72-78.
[14]傅强, 陈 伟, 张志涛. 分蘖筛选技术在稻工程苗抗褐飞虱特性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8(4): 247-249.
[15]刘光杰, 付志红, 沈君辉, 等.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16(1): 52-56.
[16]吴荣宗, 张良佑, 邱细广, 等.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81, 8(4): 217-225.
[17]Pathak P K, Saxena R C, Heinrichs E A. Parafilm sachet for measuring honeydew excretion by Nilaparvata lugens on rice. J Econ Entomol, 1982, 73: 194-195.
[18]程式华, 李建. 现代中国水稻.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06: 440
[19]陶林勇, 俞晓平, 巫国瑞.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25(3): 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