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mith Jr R J . Competition of barnyardgrass with rice cultivars.Weed Sci, 1974, 22: 423-426
[2]夏国军, 王晨阳, 高松洁, 等. 作物不同品种抑制杂草的可行性. 杂草科学, 2000(1): 9-10.
[3]林文雄, 姚文辉, 陈德禄, 等. 杂交水稻与稗草种间竞争的优势表现:Ⅰ. 水稻与稗草混播栽培的生理生态特性.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7(3): 261-264.
[4]余柳青, 徐正浩, 郭怡卿, 等. 杂交水稻对杂草的生态控制作用.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9, 19(5): 25-26.
[5]韩豪华, 周勇军, 陈欣, 等. 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3): 319-322.
[6]张付斗, 郭怡卿, 朱有勇. 水稻抗稗草资源评价与除草剂减量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8(1): 50-54.
[7]徐正浩, 余柳青. 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生态控制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14(2): 125-128.
[8]徐正浩, 余柳青, 赵明, 等. 水稻与无芒稗的竞争和化感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1): 67-72.
[9]张玉屏, 朱德峰, 陈惠哲, 等. 强化栽培条件下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和水稻品种竞争能力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5, 24(9): 1004-1006.
[10]杨立炯, 崔继林, 汤玉庚. 江苏稻作科学.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60-456.
[11]唐启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33-187.
[12]朱德峰. 水稻异株克生作用——稻田杂草防治新途径. 中国稻米, 1996(6): 34-35.
[13]胡飞, 孔垂华, 徐效华, 等.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作用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8): 1160-1165.
[14]林文雄, 何海斌, 熊君, 等.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2006, 26(8): 2687-2694.
[15]徐正浩, 王一平, 余柳青, 等. 水稻移栽密度和早期水管理对无芒稗生态控制效果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04, 23(4): 41-43.
[16]吴竞仑, 李永丰, 陈志石, 等. 不同生态条件下华抗草78水稻对杂草的干扰控制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9): 1645-1648.
[17]李贵, 吴竞仑, 王一专, 等. 栽插密度和水层对水稻化感品种抑草作用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2007, 25(6):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