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旺盛, 杨光立. 粮食安全与农作制度建设.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黄成娟. 利用农业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路. 经济纵横, 2008 (7): 71-13.
[3]陶诗顺, 马均. 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的探讨. 作物杂志, 2001(3): 25-28.
[4]川田信一郎. 稻の根. 东京: 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 1982: 102.
[5]松岛省三. 稻作の改善と技术. 东京: 日本养贤堂, 1973: 211.
[6]凌启鸿. 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124-135.
[7]陶诗顺, 马均.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高产原理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1998, 11(增): 37-43.
[8]李立华, 李静英, 熊朝晖, 等. 湘晚籼11号逆V字型减氮栽培示范. 作物研究, 2006, 20(4): 351-352.
[9]蒋彭炎, 洪晓富. 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Ⅰ). 农技服务, 1996(9): 10-12.
[10]蒋彭炎, 姚长溪, 任正龙. 春粮田早稻稀少平促高产栽培法的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80(2): 51-55.
[11]邹应斌.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策略——兼论壮秆重穗栽培法.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7, 18(1): 31-35.
[12]袁隆平.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01, 16(4): 1-3.
[13]肖桂凡, 袁聘卿. 超级稻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法研究初报. 湖南农业科学, 2003(4): 31-32.
[14]白洪松, 冯志春, 任元利. 水稻“三超栽培”品种及移栽规格研究. 垦殖与稻作, 2005(5): 15-17.
[15]彭既明, 罗润良. 国际水稻强化栽培会议在三亚召开. 杂交水稻, 2002, 17(3): 59.
[16]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等. 冬水田杂交中稻小苗超稀栽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03, 18(3): 40-43.
[17]马均, 陶诗顺, 田彦华, 等.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杂交水稻, 2002, 17(5): 42-44.
[18]何金旺. 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 科学种养, 2009(1): 12-13.
[19]马均.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规程. 中国农技推广, 2005(5): 24-25.
[20]郑家国, 姜心禄. 水稻超高产的突破技术. 种植技术, 2002(10): 11-12.
[21]沈昌蒲, 尹嘉峰. 国内外研究垄作区田的情况.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5(2): 62-64.
[22]郭文韬. 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 中国农史, 1992(2): 77-80.
[23]刘巽浩, 牟正国. 中国耕作制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3: 365-369.
[24]刘先宁, 苏树声.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 农技服务, 1991(2): 5-8.
[25]蔡典雄, 王小彬. 关于持续性保持耕作体系的探讨. 土壤学进展, 1993, 21(1): 1-8.
[26]王法宏, 刘世军.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生理效应. 山东农业科学, 1999(4): 4-7.
[27]韩秉进. 不同规格垄作覆膜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1998(2): 30-31.
[28]兰树臣, 刘凤海, 唐成霞. 玉米大双覆立体栽培的增产作用及技术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1): 35-36.
[29]董合林, 刘美荣. 垄作与地膜覆盖对麦套春棉产量和霜前花率的影响. 中国棉花, 1997, 24(3): 19-20.
[30]张荣华, 何庸. 大豆宽台栽培与垄作耕层温度调查. 现代化农业, 1996(7): 13-14.
[31]黄义德. 大别山区冷浸田水稻旱秧垄作栽培早熟增产的生理学基础.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26(1): 5-7.
[32]黄庆裕. 水稻垄作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效应分析. 广西农业科学, 1995(4): 151-152.
[33]戴德. 高寒山区冷浸田水稻半旱式免耕垄作增产机理. 安徽农业, 1998(3): 7.
[34]黄建国, 袁玲. 垄作对再生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1990(3): 27-28.
[35]贾玉柱, 王长生. 小麦垄作栽培试验. 现代化农业, 1993(12): 13.
[36]高明, 车福才, 魏朝富, 等. 垄作免耕稻田水稻根系生长状况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98, 29(5): 236-238.
[37]王怡红. 南方水稻垄作栽培高产形成的初步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8.
[38]金学泳. 寒地水稻三超技术. 中国稻米, 2000(6): 21-22.
[39]金学泳, 金正勋, 李荣田, 等. 寒地水稻宽中深控超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1999(5): 23-24
[40]金学泳. 寒地水稻“三超”栽培的效应与技术. 中国稻米, 2006(2): 35.
[41]屠乃美. 双季“旺壮重”栽培技术. 农村百事通, 2007(7): 18-19.
[42]邹应斌, 黄见良, 屠乃美, 等.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1, 27(3): 343-350.
[43]凌启鸿, 张洪程, 程庚会. IR24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江苏农业科学, 1982(9): 1-10
[44]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等. 超高产粳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39(7): 1336-1345.
[45]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等.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6): 1-11.
[46]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等.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化——设计与实现//水稻精确栽培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扬州: [出版者不详], 2006.
[47]李杰, 张洪程, 钱银飞, 等.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2008(5): 1-6.
[48]刘立军, 吴长付, 张耗, 等. 实地氮肥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6): 625-630.
[49]刘立军, 徐伟, 吴长付, 等.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2): 167-173.
[50]汪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3): 3127-3128.
[51]罗兰芳, 郑圣先, 廖育林, 等. 控释氮肥对杂交水稻糙米蛋白质品质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4): 403-410.
[52]吴文革, 张洪程, 吴桂成, 等. 超级稻超高产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07(1): 16-21.
[53]凌启鸿, 张洪程, 丁艳锋, 等.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54]陈温福, 徐正进. 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5(2): 67-71.
[55]田中孝幸. 水稻的基础生理和生态. 朱庆森, 沈德余, 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5-7.
[56]杨海生, 张洪程, 戴其根, 等. 水稻生育进程与季节进程优化同步理论及区域化应用//水稻精确栽培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扬州: [出版者不详], 2006.
[57]杨建昌, 朱庆森, 曹显祖, 等.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25(4): 7-14.
[58]蒋彭炎, 洪晓富, 冯来定, 等.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27(6): 8-14.
[59]蒋彭炎, 马跃芳, 洪晓富, 等. 水稻分蘖芽的环境敏感期研究. 作物学报, 1994, 20(3): 290-296.
[60]蒋彭炎. 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的理论与技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23(增): 18-24.
[61]徐富贤, 洪松. 杂交中稻各叶面积与叶效率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8(增): 110-116.
[62]徐正进. 水稻超高产研究中的几个生理学问题//全国首届青年农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55-58.
[63]松岛省三. 水稻栽培新技术. 肖连成, 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3: 18-30.
[64]杨守仁, 张龙步, 王进民. 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初论. 中国农业科学, 1984, 17(3): 6-13.
[65]凌启鸿, 苏祖芳, 蔡建中, 等. 水稻壮秧指标的研究.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2, 5(2): 116-119.
[66]万安良, 钟永模. 水稻品种叶面积与穗重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14(6): 21-28.
[67]凌启鸿, 陆卫平, 蔡建中, 等. 水稻根系分布与叶角关系的研究初报. 作物学报, 1989, 15(2): 123-131.
[68]王一凡. 水稻高产株型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23(增): 34-40.
[69]曹显祖, 朱庆森. 水稻品种的库源特征及类型划分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87, 13(4): 265-272.
[70]朱庆森, 曹显祖, 骆亦其.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作物学报, 1988, 14(3): 182-193.
[71]凌启鸿, 杨建昌. 水稻群体“粒叶比”与高产栽培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19(3): 1-8.
[72]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等. 水稻不同叶龄期施用穗肥的研究.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5, 6(3): 11-19.
[73]凌启鸿, 苏祖芳, 张洪程, 等.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16(1): 9-18.
[74]殷宏章, 雷宏俶, 王天铎. 稻麦群体研究论文集.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1: 33-50.
[75]徐正进, 陈温褔, 张龙步, 等. 水稻不同穗型群体光分布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4): 10-16.
[76]斎藤邦行, 下田博之, 石原邦. 水稲多収性品種の乾物生産特性の解析: 第2報 早生·中生数品種間の比較. 日作紀, 1990, 59(2): 303-311.
[77]肖世和, 陈孝, 吴兆苏. 小麦花后生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动态分析. 作物学报, 1995, 21(2): 155-160.
[78]洪松, 徐富贤. 泸州市气象条件和双季晚稻栽培.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6(3): 106-108.
[79]徐富贤, 洪松. 杂交中稻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作物研究, 1993, 7(2): 22-26.
[80]苏祖芳, 李永丰, 张洪程, 等. 水稻单茎茎鞘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23(增): 79-85.
[81]徐富贤, 熊洪.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系统理论与途径.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7(3): 1-4.
[82]徐富贤, 熊洪. 再生稻穗部性状与母茎叶片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8(1): 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