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庆逵, 朱兆良, 于天仁, 等.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孙传范, 曹卫星, 戴廷波. 土壤作物系统中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土壤, 2001(2): 64-69, 71.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耕地.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106.
[4]Witt C, Dobermann A, Abdulrachman S, et al. Internal nutrient efficiencies of irrigated lowland ric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sia. Field Crops Res, 1999, 63(2): 113-138.
[5]李国生, 王志琴, 袁莉民, 等. 结实期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交互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22(2): 161-166.
[6]Inthapanya P, Sihavong P, Sihathep V, et al. Genotype differences in nutrient uptake and utilization for grain yield production of rainfed lowland rice under fertilized and non fertilized conditions. Field Crops Res, 2000, 65: 57-68.
[7]张云桥, 吴荣生, 蒋 宁, 等.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与品种类型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2): 45-47.
[8]江立庚, 戴廷波, 韦善清, 等.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植物生态学报, 2003, 27(4): 466-471
[9]严小龙, 张福锁.植物营养遗传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6.
[10]De Detta S K. Improving nitrogen fertilizer efficiency in lowland rice in tropical Asia. Fert Res, 1986, 9: 171-186.
[11]De Datta S K, Buresh R J, Samson M I, et al. Nitrogen useefficiency and nitrogen15 balances in broadcastseeded flooded and transplanted rice. Soil Sci Soc Am J, 1988, 52: 849-855.
[12]单玉华, 王余龙, 山本由德, 等.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江苏农业研究, 2001, 22(1): 12-15.
[13]单玉华, 王余龙, 山本由德, 等. 不同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及利用上的差异.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4(3): 42-45, 50.
[14]单玉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控制[D].扬州: 扬州大学, 2002.
[15]朴钟泽, 韩龙植, 高熙宗, 等. 水稻不同基因型氮素利用效率差异.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3): 233-238.
[16]董桂春, 王余龙, 张岳芳, 等.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基本特点.作物学报, 2006, 32(10): 1511-1518.
[17]董桂春, 王余龙, 张岳芳, 等. 影响常规籼稻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主要源库指标.作物学报, 2007, 33(1): 43-49.
[18]董桂春, 王余龙, 张传胜, 等.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不同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基本特点.作物学报, 2007, 33(1): 137-142.
[19]董桂春, 王余龙, 周娟, 等.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分配与运转的差异. 作物学报, 2009, 35(1): 149-155.
[20]顾世梁, 莫惠栋.动态聚类的一种新方法——最小组里平方和法.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9, 10(1): 1-8.
[21]曾建敏.水稻氮效率评价系统的建立与氮高效形成机理的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9-107.
[22]周娟, 李进前, 张彪, 等.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6): 15805-15808.
[23]Yoshida S. Fundamentals of Rice Crop Science. Los Banos, Philippines: IRRI, 1981.
[24]张耀鸿, 吴洁, 张亚丽, 等.不同株高粳稻氮素累积和转运的基因型差异.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9(2): 71-74.
[25]刘立军.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5: 64-80, 139-143.
[26]袁隆平.从育种角度展望我国水稻的增产潜力. 杂交水稻, 1996(4): 1-2 .
[27]周开达, 马玉清, 刘太清, 等.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3(4): 403-407.
[28]杨惠杰, 杨仁崔, 李义珍, 等.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福建农业学报, 2000, 15(3): 1-8.
[29]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等. 水稻的产量潜力与株型演变.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6): 534-536.
[30]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54-166. [31]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等. 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作物学报, 2007, 33(11): 1802-1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