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短根毛突变体ksrh1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丁沃娜,吴晶,罗丽丽,钱周婷,朱世华
    2012, 26(1): 1-4.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1
    摘要 ( )   PDF(895KB) ( )  
    从EMS诱变的籼稻品种Kasalath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短根毛突变体,命名为ksrh1。该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根毛变短,除此之外其表型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将突变体ksrh1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利用已公布的水稻SSR标记和自行设计的STS标记对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定位,最终将KSRH1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的S3578和S3584之间,物理距离约为67 kb。
    OsBTF3过量表达和RNAi转基因水稻抗盐和抗低温胁迫鉴定
    李广旭1, 2陈华民1吴茂森1何晨阳1, *
    2012, 26(1): 5-8.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2
    摘要 ( )   PDF(787KB) ( )  
    为评估水稻OsBTF3基因在水稻对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功能,利用RTQPCR技术,对经高盐(200 mmol/L NaCl溶液)和低温(4℃)胁迫处理后水稻的OsBTF3基因表达动态进行了测定,并对前期获得的OsBTF3过量表达和RNAi转基因水稻株系进行了抗高盐和抗低温胁迫的鉴定。结果表明,高盐胁迫处理显著抑制了OsBTF3基因的表达,低温胁迫对其表达影响有一定的变化;转基因T2代过量表达株系对高盐和低温胁迫抗性显著增强,而RNAi转基因株系抗性减弱,说明OsBTF3可能在水稻对高盐和低温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7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在病株中的表达检测
    吕明芳1,2羊健2 张恒木2 陈剑平2,*
    2012, 26(1): 9-15.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3
    摘要 ( )   PDF(719KB) ( )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基因组片段S7含有2个非重叠的阅读框,所编码的蛋白分别为p7a和p7b。根据RBSDV S7序列(EU111804)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编码p7a和p7b蛋白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和pSBET上,再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或BL21(DE3)pLysE为宿主菌进行高水平表达,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p7a和p7b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p7a和p7b蛋白均在水稻病株中表达,但p7a含量较为丰富,易于在病株中检测到,而p7b在病株中含量则很低;在病毒粒子中,两者均未检测到任何信号,表明两者均为RBSDV的非结构蛋白。
    渗透胁迫下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转录本变化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马廷臣1,2 陈荣军3余蓉蓉1曾汉来2张端品2,*
    2012, 26(1): 16-20.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4
    摘要 ( )   PDF(1037KB) ( )  
    利用Affymetrix水稻60 k芯片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时,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snoRNA)转录本的表达活性变化。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snoRNA转录本表达有很强的品种特异性,干旱敏感品种爱华5号中共有23个snoRNA转录本活性发生变化且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而耐旱品种湘丰早119中仅有2个snoRNA转录本表达活性发生变化,也都为上调表达;转录活性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都为C/D框型,且在染色体上存在5处snoRNA簇;爱华5号和湘丰早119在模拟干旱胁迫下表达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有1个转录本重叠,且此转录本在爱华5号中表达活性是湘丰早119中的17.54倍。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抑制消减杂交 cDNA文库的构建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陈列忠
    2012, 26(1): 21-26.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5
    摘要 ( )   PDF(705KB) ( )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了对吡虫啉敏感和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克隆了受吡虫啉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筛选到的120个阳性克隆代表92个互不重复的单基因,其中17个与动物的已知蛋白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筛选到的单基因,分别涉及信号传导、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生殖等。
    水稻育秧肥的壮秧效应及其蛋白质组学分析
    彭春瑞1,2,#邵彩虹2,# 潘晓华1,* 钱银飞2邱才飞2谢金水2
    2012, 26(1): 27-33.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6
    摘要 ( )   PDF(1152KB) ( )  
    通过比较育秧肥和化肥作基肥的早稻秧苗质量的差异,及在这两种育秧条件下水稻叶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揭示了育秧肥的壮秧机理。结果表明,育秧肥具有促进秧苗分蘖和发根,使秧苗矮壮,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提高秧苗综合素质等作用。经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18个不同处理下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其中16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包括9个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3个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以及3个与抗性相关的蛋白质和1个未知功能蛋白质。 
    粳稻大剑叶角资源的发现及剑叶角度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胡文德1,2,#张红1,# 江建华1 王盈盈1 孙大运1王晓帅1洪德林1,*
    2012, 26(1): 34-42.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7
    摘要 ( )   PDF(2279KB) ( )  
    利用粳稻保持系863B(P1)与A7444(P2)进行配组,构建了P1、P2、F1、B1(F1/P1)、B2(F2/P2)和F2 6个世代,并对剑叶角度进行遗传分析。调查了P1与P2及BC1F1世代141个单株SSR标记基因型和剑叶角度,构建该组合的SSR标记连锁图谱并定位剑叶角度的QTL。该连锁图谱由79个多态位点构成,全长441.6 cM,相邻标记的平均图距为5.6 cM。主基因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剑叶角度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单标记分析显示有15个标记与剑叶角度呈极显著相关。利用两种分析软件WinQTLCart 2.5和QTL Network 2.0共同检测到2个控制剑叶角度的QTL(qFLA2、qFLA8)。qFLA2位于RM300-RM145区间,qFLA8位于RM6215-RM8265区间,这两个QTL增效等位基因都来自A7444。
    水稻抽穗期主效QTL qHd8.1的精细定位
    周勇,崔国昆,张言周,关成冉,常思源,顾铭洪,梁国华*
    2012, 26(1): 43-48.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8
    摘要 ( )   PDF(668KB) ( )  
    从广陆矮4号/日本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筛选到1个株系C23011。该株系除第8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片段来自广陆矮4号外,背景均与日本晴相同。该株系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比轮回亲本日本晴提早抽穗约14.1 d,但在短日照条件下,两者抽穗期无显著差异。利用BC4F2世代中筛选到的一个目标区段杂合但背景基本纯合的单株自交一代后得到的BC4F3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在该群体中单株抽穗期呈不连续的双峰分布,迟抽穗和早抽穗单株比例符合3∶1的分离比,表明抽穗期受1 个主效QTL qHd8.1控制。利用BC4F3群体中共1628株早抽穗的单株将qHd8.1精细定位在BAC克隆AP005164上标记S8111和S849之间,物理距离约为59.94 kb,该区间共有7个预测基因。
    大田全生育期盐水灌溉胁迫筛选水稻耐盐恢复系
    潘晓飚1 黄善军1陈凯2孟丽君2徐建龙2,*
    2012, 26(1): 49-54.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09
    摘要 ( )   PDF(417KB) ( )  
    2009-2010年在浙江省三门县沿海滩涂采用0.5%盐浓度海水进行全生育期灌溉的方法,以胁迫后植株存活率、单株结实率和单株粒重为指标对明恢86背景的49个回交导入系群体进行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田间耐盐性存在很大差异,粳稻供体导入系群体的田间耐盐性总体好于籼稻供体的导入系群体,而且在同一亚种内不同供体品种的导入系群体的耐盐性差异明显。其中,沈农265、Y134、早籼14和Gayabyeo 为供体的4个导入系群体的耐盐株系的比率较高,分别为10.04%、6.98%、11.83%和7.9%。耐盐重复鉴定表明,大田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对丰产性较好的耐盐恢复系与协青早A测交种进行鉴定,筛选出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优势明显,单株产量比生产上对照组合显著增加的杂交组合6个。研究表明,利用大田全生育期盐胁迫筛选耐盐恢复系,不仅可以选育到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高产组合,而且将为高产耐盐杂交新组合的选育创造有利条件。
    多环境下粳稻株高动态QTL分析
    江建华1,张晚霞1,刘晓丽1,刘强明1,卢超1,党小景1,赵其兵2,洪德林1,*
    2012, 26(1): 55-64.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0
    摘要 ( )   PDF(923KB) ( )  
    为阐明粳稻株高动态发育遗传基础,在南京和泗洪3个环境下种植粳稻品种秀水79和C堡及其杂交衍生的254个重组自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对3个环境下不同时期株高变异的各效应值进行估计,进而利用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的方法对控制株高性状的静态位点和动态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个环境中RIL群体各期株高均呈正态分布并出现双向超亲分离。株高受环境的影响随发育进程而不断减小。成熟期检测到5个QTL,其中qPH8.3仅在该时期检测到。采用非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5个非条件加性QTL。不同时期检测到的同一加性位点,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同一亲本,加性效应的大小随着发育进程而增大。条件定位的方法共检测到16个条件加性QTL和16个互作位点对,6个加性QTL在不同的两个时间段检测到,其余位点(位点对)均在单个时期检测到。从播种至移栽后42 d、移栽后56 d至70 d以及移栽后98 d至112 d这3个时间段,株高性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移栽后42 d至56 d以及移栽后70 d至84 d这两个时间段受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控制;而移栽后84 d至98 d则以上位性遗传效应为主。G×E互作遗传效应在整个调查时期均很小。多环境条件下两种定位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株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基础。
    基于不同分析策略的杂交稻米碾磨品质的分子预测
    凌英华,杨正林,赵芳明,桑贤春,李云峰,何光华*
    2012, 26(1): 65-69.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1
    摘要 ( )   PDF(368KB) ( )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碾磨品质的重要性状,在育种中对其进行有效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9个不育系与9个恢复系及其所配制的81个双列水稻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有多态性的174对SSR标记筛选与F1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相关的阳性位点和增效位点,分别用二组法和三组法对F1碾磨品质性状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采用二组法,利用增效位点对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P<0.01)、0613(P<0.01)和0.772(P<001),预测效果明显优于阳性位点;2)利用增效位点,固定不育系进行预测,3个碾磨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与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固定恢复系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对碾磨品质的影响大于恢复系;3)固定不育系时三组法预测杂交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466(P<0.05)、0.564(P<001)与0.688(P<0.01),比二组法分别降低了177%、8.0%和10.9%,固定恢复系时两种方法预测效果基本一致;4)对于水稻碾磨品质的分子预测,固定不育系的预测效果最佳,二组法的预测效果显著优于三组法。在3个碾磨品质指标中,整精米率预测效果最好,其次为精米率,糙米率较差。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47份杂草稻样品遗传多样性
    刘丹,孙健,马殿荣*,王嘉宇,唐亮,苗微,陈温福*
    2012, 26(1): 70-76.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2
    摘要 ( )   PDF(892KB) ( )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采集于杂草稻多发地区的47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从基因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ORFs)深入研究杂草稻的遗传背景,为进一步揭示其来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我国杂草稻材料在110对引物组合中共扩增出845种类型的谱带,多态性谱带590种,多态率为6982%,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54条多态性谱带。说明SRAP分子标记对于杂草稻基因组开放式阅读框区域序列的多态性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适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我国杂草稻材料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I)为063,且南北方杂草稻多样性指数(I)相当,分别为063和0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收集的杂草稻与北方收集杂草稻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差异明显。程氏指数判定结果也表明杂草稻呈南籼北粳的分布状态。
    结实期干湿交替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刘立军1,李鸿伟1,赵步洪2,王志琴1,杨建昌1,*
    2012, 26(1): 77-84.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3
    摘要 ( )   PDF(867KB) ( )  
    以扬稻6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结实期干湿交替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结实期轻度干湿交替处理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了米粉的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而重度干湿交替处理结果则相反。轻度干湿交替处理还提高了籽粒中蔗糖合酶(SuSase)、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ase)、可溶性淀粉合酶(S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的活性。重度干湿交替处理则降低上述酶类的活性。上述酶类活性与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显著相关。根系伤流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乙烯合成前体)浓度、籽粒中ACC浓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在轻度干湿交替处理条件下均明显降低,而在重度干湿交替处理条件下则明显提高。根系伤流中ACC浓度、籽粒中ACC浓度和乙烯释放速率与SuSase、ADPGase、SSSase和Q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结实期土壤水分处理改变了根系ACC浓度,影响了籽粒乙烯释放速率和ACC浓度,进而影响籽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活性,最终影响了稻米品质的形成。
    油菜作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丹英1,彭建1,徐春梅1,赵锋1,2,章秀福1,*
    2012, 26(1): 85-91.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4
    摘要 ( )   PDF(1051KB) ( )  
    为明确油菜作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效应及其对后季水稻生长的影响,2004-2008年在浙江富阳进行空闲单季稻(CK)、紫云英单季稻(T1)、油菜收获后秸秆焚烧还田(T2)和油菜盛花期还田(T3)4种模式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盛花期还田(T3)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稻田土壤的总孔隙度,减少容重,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后季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从而提高供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杂交稻内2优6号、两优培九、秀优5号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常规稻秀水09的每穗粒数增加;在光合生理指标上,油菜作绿肥还田后,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剑叶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油菜作绿肥还田是一种很好的稻田生物培肥新途径,能以远低于紫云英的生产成本取得类似的水稻增产效果。
    综述与专论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及抗逆性的影响
    王莉1,王鑫1,余喜初2,黄欠如2,赵锋1,张卫建1,3,*
    2012, 26(1): 92-100.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5
    摘要 ( )   PDF(979KB) ( )  
    依据江南丘陵地区双季稻田28年(1981-2008年)长期绿肥还田的田间定位试验和4年的养分耗竭盆栽试验,分析比较了长期不同量绿肥还田对稻田系统生产力和抗逆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常量绿肥还田和高量绿肥还田处理下,早稻、晚稻和历年的全年平均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及其变异系数与长期单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但由于绿肥还田处理施用绿肥替代部分化肥,平均每年的化肥N、P和K投入量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减少90.0、9.9和72.0 kg/hm2。绿肥处理的双季稻全年产量呈上升趋势,而长期化肥处理则呈下降趋势,且前者的全年产量可持续性产量指数均略高于后者,常量绿肥还田下稻田系统的耐瘠能力也显著高于长期单施化肥处理。不同量绿肥还田下稻田系统生产力差异不显著,但耐瘠能力常量还田处理较高。
    水稻拔节期叶片碳氮代谢基因型差异及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程建峰1,*,戴廷波2,蒋海燕1,潘晓云1,曹卫星2
    2012, 26(1): 101-108.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6
    摘要 ( )   PDF(1419KB) ( )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3个氮素利用效率(NUE)有显著差异的水稻基因型秀恢2号(低NUE)、R8312(中NUE)和五优244(高NUE)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叶片碳氮代谢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氮素高效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拔节期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比和淀粉/蔗糖含量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前两者为五优244 > R8312 >秀恢2号,后两者则相反;而淀粉和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比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叶片全氮含量(TNC)、蛋白氮含量(PNC)、 PNC/TNC、Rubisco含量(RC)/PNC和RC/TNC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前两者为五优244 < R8312 <秀恢2号, 后三者则相反;RC无基因型差异。五优244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Ⅱ潜在活性、羧化效率、碳酸酐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也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高NUE水稻叶片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及较大的RC/TNC和RC/PNC,其生理基础是其叶片的高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PSⅡ潜在活性。
    研究报告
    江浙麦区灰飞虱春季种群的发生消长和迁飞动态
    贺媛1,朱宇波1,侯洋旸1,姚士桐2,陆志杰2,金周浩2,张孝羲1,翟保平1, *
    2012, 26(1): 109-117.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7
    摘要 ( )   PDF(2475KB) ( )  
    对灰飞虱进行越冬调查、田间调查、卵巢解剖、逐时扑灯行为观察、迁飞轨迹和虫源地分析发现:1)灰飞虱以3~5龄若虫越冬,并以4龄为主;2)江苏北部麦田灰飞虱若虫于3月越冬结束,3-4月陆续发育羽化为越冬代成虫,4-5月在麦田繁殖为第1代若虫;3)浙江海宁春季第1代灯诱灰飞虱具有本地迁出和外地迁入两种性质与时期,并可依卵巢发育级别加以区分;4)春夏季浙江海宁灰飞虱可由本地越冬虫源繁衍而来,或由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迁入。无论从越冬寄主小麦向夏寄主水稻扩散转移,或6月初大量外地迁入,杂草充当了极其重要的中间寄主;5)逐时灯诱观察结果表明,迁出期灰飞虱起飞呈晨暮双峰型,迁入期在19:00至次日凌晨5:00,每1 h均有上灯,以上半夜居多; 6)利用美国NOAA的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底至6月初迁入浙江海宁的灰飞虱虫源地来自江苏北部和中部、皖南、浙南、赣东北和闽西北等地区。
    研究简报
    两种生物型江都杂草稻不同栽播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
    孙兴强1,2,周勇军1,陆永良1,陈丽娟2,余柳青1,*
    2012, 26(1):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8
    摘要 ( )   PDF(499KB) ( )  
    以两种生物型的江都杂草稻为材料,考查了杂草稻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进行了SSR分析, 旨在确定江都杂草稻的生物类型、遗传特性以及对栽培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可分为两个生物型,一类是矮秆类型,包括JDWRA和JDWRC;一类是高秆类型,包括JDWRB。两种类型的杂草稻均属于籼型杂草稻。JDWRA与JDWRC亲缘关系较近,矮秆类型的杂草稻与高秆类型的杂草稻亲缘关系较远,而与杂交稻不育系亲本珍汕97A的亲缘关系较近。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田间竞争实验表明,矮秆类型的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因子的影响更为严重。
    稻螟赤眼蜂rDNA特异引物设计及诊断引物在赤眼蜂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郭震1,阮长春1,臧连生1,*,张帆2,*,靳锋云3
    2012, 26(1): 123-126.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2.01.019
    摘要 ( )   PDF(659KB) ( )  
    根据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的rDNAITS2序列,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出该寄生蜂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条件的优化,设计的引物能稳定地扩增出稻螟赤眼蜂的特异性条带,大小为256 bp。应用设计的稻螟赤眼蜂特异引物以及报道的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和螟黄赤眼蜂(T. chilonis)特异引物对赤眼蜂样品进行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4对特异引物可从单头蜂稳定地扩增出各自蜂种的目的DNA条带,并且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