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89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稻田引种旱作物及其复种轮作的研究
    费槐林, 王德仁, 应继锋, 陈斌
    1989, 3(1): 1-10 . 
    摘要 ( )   PDF(487KB) ( )  
    以九种作物、九种复种方式组成六组二年一轮的复种轮作处理,经过四年的定位试验,初步明确,当地现行主要种植制度在生产粮食、饲料、油料、蛋白质过程中部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全面发展。但生产内容单调,多数为纯粮型种植结构,经济效益不高,不利丰富社会产品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春秋季引种旱作物,实行粮-饲、粮-肥、粮-经结合的“三旱三水”两年六熟复种轮作方式,能够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文中还就小型农户最佳种植结构,通过电算摸拟进行了分析。
    水稻品种混栽和单一栽培与稻瘟病的分布(英文)
    诸葛根樟, J M Bonman
    1989, 3(1): 11-16 . 
    摘要 ( )   PDF(181KB) ( )  
    描述了稻瘟病害在寄主单一和混合栽培条件下的发生规律。研究表明,病害在各供试品种上的严重度与寄主的群体结构密切相关。在单一栽培的条件下,同一抗性遗传性的捕孢植株上的病害往往最重,而在不同抗性遗传特性的植株上的病害则明显下降。在混栽条件下相应的捕孢值株则明显减轻。这种现象说明,相同的垂直抗性基因能使亲和性病原菌小种群体得以增加,从而导致病害的严重流行。而在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上,非亲和性的病原菌小种受到抑制,使病害趋于明显减轻。v
    秋季低温对水稻空瘪率的影响和有关指标值的研究
    王兆骞, 潘德云
    1989, 3(1): 17-22 . 
    摘要 ( )   PDF(397KB) ( )  
    本试验旨在探索秋季低温对水稻开花结实影响的若干不够明确的问题。结果表明:低温指标中,日平均温度是主要指标;日最低温度是减数分裂期的辅助指标;日最高温度是开花期的辅助指标。如在不同低温敏感期均受害较重,则低温危害表现为累加效应。计算低温临界温度时,籼粳稻均以连续三天的温度平均为好。提出了开花期籼稻、籼型杂交稻、中粳、晚粳四类型的低温临界值。开花期的日温差过大或过小均导致空瘪率上升。气象因子中,温度对空瘪率的影响最大;适温条件下,空瘪率与日照呈负相关:雨量与空瘪率关系不显著。
    水稻叶角的激素调控及其作用途径的研究
    姜开圣, 曹显祖, 朱庆森
    1989, 3(1): 23-28 . 
    摘要 ( )   PDF(384KB) ( )  
    不同品种和肥料处理的叶角与内源激素含量存在下列关系:玉米素含量低,赤霉素含量高时叶片披垂、叶角较大:而玉米素含量高、赤霉素含量低时叶片挺立、叶角较小。施用外源玉米素、赤霉素对叶角的影响验证了这一结果;施用生长素及多效唑、三碘苯甲酸亦显著影响叶角。各处理叶成分、叶结构与叶角的关系表现为:当叶结构物质和贮藏物质含量高、叶机械组织发达时叶角较小;反之叶角较大。根据内、外源激素作用的一致性可以认为:激素通过叶结构物质、叶机械组织的变化而影响叶角。
    山区半山区稻瘟病流行区硅肥的抗病增产效果研究
    秦遂初
    1989, 3(1): 29-34 . 
    摘要 ( )   PDF(439KB) ( )  
    在山区半山区缺硅多病(稻瘟病)水田进行了施硅肥效果的研究。7年间多点试验结果,施硅使稻瘟病病情指数下降54.6%.平均增产21.5%.亩增稻谷45.8公斤;试验还表明,在这类水田.因受低洼制约,增氮效果难以期望.但以增硅为基础,增氮效果则可正常发挥,所以提高这类水田供硅能力,是实现增肥(N)增产的基础。据此认为,施用硅肥是提高山区半山区多病水田生产力的一项基本措施。
    培养基组分对四倍体水稻试管速繁中不定芽丛增殖的影响
    肖拴锁, 鲍文奎
    1989, 3(1): 35-39 . 
    摘要 ( )   PDF(257KB) ( )  
    以 MS 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了诱导四倍体水稻体细胞试管苗形成及其繁殖的几个因素。(1)诱导四倍体水稻试管苗(芽)大量形成不定芽的必要条件是 KT≥11.57mg/l(KT/NAA≥1000),获得最大不定芽丛生速率的 KT 水平为23.20mg/l(KT/NAA=2000)。(2)氮、磷水平对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速率均有明显的影响,它们的最佳水平分别为10100mg/l KNO_3+1320mg/l(NH_4)_2SO_4(纯总氮量120mmol/l。NO_3~--N/NH_4~+-N=5)和1190mg/l KH_2 PO_4。(3)继代培养第十天添加 CLNⅡ补充营养液(23.20mg/l KT.0.01mg/l NAA,MS 有机附加物及铁盐.800mg/l水解乳)能够显著地提高不定芽的丛生速率。(4)蔗糖利用率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其在23.20mg/l KT+0.01mg/l NAA 条件下达到最大值(85.5%)。
    实验技术
    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
    孙国昌, 申宗坦, 孙漱源, 陶荣祥, 施德
    1989, 3(1): 40-43 . 
    摘要 ( )   PDF(161KB) ( )  
    将载有稻瘟病菌孢子的滤纸置于不同温度和干燥条件下保存,经分期测定,室内干燥保存,经10个月,不论是孢子活力和致病性一般均可维持原有水平。低温干燥保存则能保存更长的时间。这样解决了目前人工接种中稻苗和孢子的培养难以配合的问题。
    研究简报
    广亲和性品种02428与籼稻配组 F1代优势分析
    齐运田, 胡长虹, 潘启民
    1989, 3(1): 44-46 . 
    摘要 ( )   PDF(187KB) ( )  
    选用不同来源的14个籼型、3个粳型品种测试了02428的广谱亲和力。除个别组合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不能正常成熟外,大多组合结实正常。参试的11个组合F1杂种优势非常突出。多少组合的大多性状超亲,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其中,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单株谷重、株高优势明显,结实率、千粒重为负向优势。参试组合以献选×02428、83062×02428、910×02428等组合优势较强。
    籼稻光敏核不育种质5460 ps 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杨仁崔, 李维明, 王乃元, 梁康迳, 陈青华
    1989, 3(1): 47-48 . 
    摘要 ( )   PDF(76KB) ( )  
    从籼稻品种5460中发现了育性变异株,表现出光温敏感特性,命名为5460ps。5460ps的光温敏特性表现隐性,受主效基因控制。具有对主要病虫害的多抗、广抗及米质优良的特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