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慧敏, 周杰强, 胡远艺, 田妍, 雷斌, 李建武, 魏中伟, 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 160-171. |
[2] |
唐文帮, 李凡, 张桂莲, 邓化冰, 王峰, 明兴权.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6): 519-528. |
[3] |
熊涛, 聂元元, 毛方明, 雷建国, 毛凌华, 朱珊, 黄仁良, 沈显华, 严松. 水稻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6): 520-524. |
[4] |
杜茜, 费云燕, 王芳权, 许扬, 王军, 李文奇, 赵凌, 陈智慧, 梁国华, 周勇, 杨杰. 敲除TMS5基因获得温敏不育粳稻新材料[J].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33(5): 429-435. |
[5] |
江建华, 倪金龙, 吴爽, 王德正. 聚合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和反温敏核不育基因创制永久核 不育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1(4): 371-378. |
[6] |
吴俊, 邓启云, 齐绍武, 庄文, 石祖兴, 周川广.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六圃法”提纯保真原种繁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1(1): 99-104. |
[7] |
王智权1,2 ,江玲1,尹长斌3,王晓玲2,雷建国2,肖宇龙2 ,刘喜1 ,刘世家1 ,陈亮明1 ,余传元2 ,万建民1,3,*. 水稻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位点的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6): 569-576. |
[8] |
刘红梅,刘建丰*,范峰峰,邱颖波,徐庆国. 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2): 203-208. |
[9] |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4份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杂种优势利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6): 656-662. |
[10] |
黄兴国1, 2,汪广勇1,#,余金洪1,丁毅1,*. 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遗传效应与细胞学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4): 370-380. |
[11] |
兰艳荣, 王俊义, 王弋, 牟同敏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2): 169-174 . |
[12] |
杜士云, 阳菁,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 罗彦长, 李阳生,.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559-566 . |
[13] |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矮败型广亲和粳稻不育系的遗传改良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595-600 . |
[14] |
张红林,程建峰,刘跃清,钟晓英,张瑞祥,刘海平,张璞. 白化转斑叶籼型水稻不育系高光A的创制及特征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587-594 . |
[15] |
陈立云,雷东阳,唐文邦,肖应辉.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641-646 . |